做翻譯就要“忠實于原文”,這幾乎是絕大多數(shù)人對于翻譯的常識。但滬上翻譯界的一些專家卻試圖告訴人們:常識需要更新了!這種陳舊的翻譯理念,已經(jīng)成了影響中國文學和文化“走出去”的絆腳石。
很多典籍有了英譯本卻“走不出去”
在國內(nèi),多數(shù)譯者出于職業(yè)習慣,翻譯過程中全神貫注于文本,字字對應地把文本翻完,翻譯工作即宣告結(jié)束。至于譯作在接受地市場的反響,一般被認為是“出版社的事”。
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教授謝天振的案頭,放著好幾本博士論文。其中一本是他早些年指導的博士生完成的《紅樓夢》百年英譯史研究。在國內(nèi)學界,由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夫婦操刀的《紅樓夢》英譯本長期備受推崇,被公認為是最嚴謹、準確的譯本。但研究卻表明,在英語國家,無論是高校藏書、圖書館借閱量,還是專業(yè)學術(shù)研究中的文本援引量,楊氏譯本的接受度遠遠趕不上英國翻譯家霍克思的《紅樓夢》譯本。問題是,霍譯本在很多國內(nèi)翻譯家眼里,根本算不上好本子。
謝天振的兩位博士生又分別研究了介紹中國現(xiàn)當代文學作品外文版“熊貓叢書”以及出版長達半個世紀的《中國文學》雜志英文、法文版在海外的傳播影響力。結(jié)果也都讓人深思:《中國文學》雜志1951年創(chuàng)刊后,于2000年底?;《熊貓叢書》上世紀80年代推出,一共翻譯出版了190多部作品。根據(jù)世界各地的銷售情況統(tǒng)計,這套叢書有時候可以賣出兩三本,有時候一本也賣不出去。除了個別譯本獲得成功外,大部分譯本沒有產(chǎn)生任何反響。
“摳字眼求準確”理念轉(zhuǎn)變何其難
“翻譯的譯出行為是有特殊性的。如果譯者對接受地市場的讀者口味和審美習慣缺乏了解,只是一味地摳字眼,講求翻譯準確,即便做得再苦再累,譯作也注定是無人問津!敝x天振解釋說,翻譯的譯入和譯出行為,方向完全不同,適用的原則也不同。而國內(nèi)翻譯界常犯的錯誤是,簡單地拿譯入活動中講究“忠于原著”的原則來指導譯出活動,絲毫不考慮譯出行為的根本目標是要跨越不同文化間的鴻溝。
要求譯者不受原著束縛做翻譯?一位滬上資深翻譯家告訴記者,理念的扭轉(zhuǎn)遠沒有想象中容易。“逐字逐句做翻譯,追求準確,這通常是國內(nèi)翻譯界評價翻譯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。”他告訴記者,最近一次魯迅文學獎評選,優(yōu)秀翻譯文學獎全部空缺。評獎委員會在解釋空缺原因時說,“很多翻譯表達不貼切、不準確,出現(xiàn)許多不應有的漏譯”。而在這位翻譯家看來,一部翻譯作品的好壞首先要考慮整體效果、被讀者的接受程度,而非僅僅是追求“準確”。他當時就憤然地提出,“如果按照這種標準評價,恐怕魯迅本人也拿不到獎”。這事也多少說明,糾正傳統(tǒng)的翻譯觀念,引入新的評價標準,在實際操作中阻力何其大。
“莫言熱”啟示:好的翻譯可“連譯帶改”
莫言去年摘獲諾貝爾文學獎,給翻譯界帶去的震動在某種程度上比文學界更大。
莫言摘獲諾獎,其作品的外譯者功不可沒,其中包括莫言作品的英譯者、美國漢學家葛浩文。要知道,葛浩文不僅沒有逐字逐句翻譯,離“忠實原文”的準則也相去甚遠。他的翻譯“連譯帶改”,在翻譯《天堂蒜薹之歌》時,甚至把原作的結(jié)尾改成了相反的結(jié)局。
德國漢學家顧彬曾說,德譯者在翻譯莫言的作品時甚至不是根據(jù)莫言的原作,而是選擇作品的英譯本進行翻譯,考慮的就是英譯本更迎合西方讀者的語言習慣和審美趣味。
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柴明颎教授指出,“翻譯已蛻變?yōu)橐环N新興的語言服務業(yè)。既然是服務,必須引入服務對象的概念!币徊孔髌返淖罱K譯文不僅取決于原文,還取決于它的“服務對象”,以及譯作接受地人們的語言習慣、審美口味、公眾心理等非語言層面的因素;蛟S,只有從根本上認識這一點,卡在中國文化“走出去”途中的障礙才能消失。 |